-
凤凰兰径国际大酒店产权招商项目正式启动
凤凰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兰径国际大酒店产权转让工作现已全面启动。该项目位于凤凰县核心地段,定位高端文旅综合体,总投资额达960万美元,是当地推动旅游产业升级的标志性工程。酒店主体建筑已通过竣工验收,部分楼层完成精装修,现面向全球投资者开放独资合作机会。 一、项目区位优势显著 凤凰县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23年接待游客量突破千万人次。项目坐落于凤凰路城市中轴线,距高铁站仅8公里,周边3公里范围内覆盖古城景区、民俗博览园等核心旅游资源。区域内近两年新增文旅配套投资超20亿元,形成集群效应。 二、硬件设施达到四星级标准 建筑总面积1.98万平方米的12层主楼,已取得消防、住建等部门的竣工备案。现有配置包括: 1. 200余间标准化客房 2. 800平方米无柱宴会厅 3. 配备智能会议系统的多功能厅 4. 顶层观景餐厅可俯瞰沱江全景 目前第八层及以上区域保留毛坯状态,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改造空间。 三、政策支持体系完善 该项目列入凤凰县文旅产业重点项目库,享受以下专项政策: 1. 固定资产投资补贴最高达15% 2. 三年经营贡献奖励 3. 外籍高管个人所得税优惠 4. 快速审批绿色通道 四、市场前景广阔 专业机构评估显示,凤凰县高端酒店市场供需缺口达1200间/日。项目转型方向建议: 1. 文旅融合型主题酒店 2. 会展商务综合体 3. 康养度假中心 据行业预测,项目运营成熟后年收益率可达18%以上。 五、交易流程规范透明 产权转让全程由省级产权交易所监管,已完成资产评估和法律尽调。意向方需提交资信证明及运营方案,最终通过公开竞价确定受让方。项目方承诺提供六个月过渡期技术支持,确保经营权平稳交接。
2025-08-29
-
进出口银行助力长株潭园区建设与交通升级
在湖南省招商引资与重点项目建设进程中,政策性金融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进出口银行湖南省分行通过定向信贷投放,推动长株潭城市群交通网络完善与产业园区升级,累计为轨道交通、高端制造、冷链物流等领域提供资金保障,强化区域经济外向度与产业链竞争力。 一、轨道交通建设获系统性融资支持 针对湖南省“十一五”至“十四五”期间铁路规划,该行重点保障怀邵衡铁路、沪昆高铁等国家干线项目,其中怀邵衡铁路获批15亿元专项贷款。长沙地铁1至3号线实现融资全覆盖,3号线银团贷款10.5亿元有效缓解建设资金压力,加速形成省会城市立体交通网。 二、高端制造业突破技术壁垒 华菱集团150万吨汽车板项目通过银团贷款引进国际先进生产线,填补湖南省高端汽车板材生产空白。该项目投产后可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量需求,推动钢铁产业从基础材料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年产值预计提升20%以上。 三、园区基建提升对外开放能级 岳阳临港新区获批6.78亿元冷链物流园贷款,构建中部地区进出口生鲜产品枢纽。湘潭综保区通过6.85亿元出口基地建设贷款完善保税加工功能,与衡阳综保区形成联动效应,带动湘江沿岸进出口贸易额增长。 四、会展经济与城际配套同步推进 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地铁4号线等新一批项目进入信贷投放阶段,长株潭城际铁路配套工程加快资金落地。石长铁路复线改造等项目获跟踪服务,强化“3+5”城市群两小时通勤圈硬件支撑。 通过80.18亿元重点项目审批总量与20亿元综保区专项授信,该行形成“交通先行—产业升级—园区集聚”的良性循环。岳阳、湘潭等地的冷链物流与出口基地建设,标志着政策性金融正从单一项目支持向产业链生态构建延伸。
2025-08-29
-
邵阳市三一大道建设工程助力区域交通升级
邵阳市通过绿地投资项目推动三一大道建设,以4964万美元总投资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强化招商引资吸引力。该项目作为居民服务领域的重要基建工程,将显著提升区域交通效率,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一、项目背景与规划定位 三一大道作为连接渡头桥镇群力村与火车站乡泉塘村的核心干道,全长5.942公里,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幅宽度55米。其建设旨在缓解现有320国道的交通压力,优化邵阳市东北部城乡结合部的路网布局。根据规划,道路建成后将串联起多个产业园区与居民聚居区,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纽带。 二、工程进展与土地征收 目前项目已完成前期土地征收工作,共征用集体土地668.14亩,涉及拆迁建筑面积1870平方米。施工方严格遵循补偿标准,确保居民权益。现场勘察显示,沿线地质条件稳定,具备大规模施工条件,路基工程已率先启动。 三、技术标准与环保措施 工程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配套建设排水系统、照明设施及绿化隔离带。为减少生态影响,施工中引入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并规划种植本土树种进行边坡防护。监测数据显示,扬尘与噪音控制均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四、经济与社会效益展望 项目建成后,预计缩短邵阳市中心城区至周边乡镇30%的通勤时间,直接惠及沿线10余万居民。同时,道路扩容将带动物流、零售等服务业发展,为区域新增就业岗位提供支撑。分析指出,该工程对提升邵阳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具有长期价值。
2025-08-29
-
德国卓伯根中国总部落户湘江新区洋湖片区
在长沙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的背景下,德国百年家居巨头卓伯根集团正式签约落户湖南湘江新区洋湖总部经济区。该项目将建设涵盖生产研发、贸易集散、商业综合体等多功能业态的综合性总部基地,进一步强化长沙作为中西部对外开放枢纽的地位。 一、项目定位与规划 卓伯根中国总部选址洋湖生态新城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三大核心板块:一是中高端家居用品研发中心,引入德国标准化生产体系;二是集零售商场、德国风情街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三是配套商务写字楼及国际品牌酒店。其中家居零售板块计划2019年投入运营,将成为该品牌在华规模最大的旗舰项目。 二、区位优势与战略意义 长沙的立体交通网络与消费市场潜力是吸引企业落户的关键因素。项目所在地洋湖总部经济区已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汇聚了国际家居零售品牌、三甲医院、设计机构等多元业态。此次合作将促进中德经贸深度对接,通过"德国商城"模式搭建双向文化交流平台。 三、企业背景与行业影响 卓伯根集团拥有逾百年运营历史,在德国本土管理超70万平方米的仓储零售空间,年营收规模稳居欧洲同行业前列。其落户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助推湘江新区现代服务业能级提升,预计新增就业岗位逾千个。 四、区域发展协同效应 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洋湖片区国际化进程再提速。与早前入驻的北欧家居品牌形成差异化互补,共同构建辐射中西部的家居产业生态圈。分析指出,此类跨国总部项目的持续引入,正推动长沙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迈进。
2025-08-29
-
芦淞区政企联动破解特困企业水电改造难题
在株洲市芦淞区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协同推进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精准帮扶机制,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近期,针对辖区内特困企业基础设施老化难题,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调研,以“一户一表”改造为突破口,探索政企协作化解民生痛点的有效路径。 一、问题溯源:老旧企业宿舍区基础设施滞后 株洲市皮件厂作为典型的老牌集体企业,受历史条件限制,职工宿舍区长期采用总表计费模式,存在线路老化、损耗分摊不均等问题。随着供水供电设备服役年限增加,漏损率攀升导致职工经济负担加重,改造需求迫切。企业受困于资金短缺,无法独立承担管网更新费用,亟需政策支持。 二、联动机制:跨部门组建专项工作组 芦淞区城建局牵头成立联合工作组,整合园区管理、人力资源等部门职能,建立“问题清单”责任制。通过实地勘察发现,改造工程涉及供水管网铺设、电力设施升级等系统性工程,需协调市政公用企业优化技术方案。工作组明确分工路径:城建部门负责技术对接,园区办统筹资源调配,人社部门同步评估职工社保衔接方案。 三、政策创新:成本分摊破解资金瓶颈 针对改造费用难题,芦淞区采取“企业自筹+政策补贴+公用企业让利”多元筹资模式。通过协商,供水供电单位同意减免部分工程费用,政府配套专项补助资金,企业职工按比例承担基础材料费。该模式既保障工程质量,又将户均改造成本控制在职工月均收入3%以内,显著提升方案可行性。 四、长效保障:建立基础设施更新评估体系 此次试点形成可复制的帮扶机制:对辖区内27家类似企业开展普查,将水电改造纳入老旧社区更新计划。芦淞区拟出台专项指导意见,明确国有企业宿舍区改造标准、资金申报流程和验收规范,从制度层面预防同类问题再生。目前,首批3家企业已进入改造方案设计阶段,预计2024年底前完成全部工程。
2025-08-29
-
湖南成品油消费税调整 招商引资环境优化
湖南通过成品油消费税政策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助力招商引资环境提升。2015年,湖南成品油生产企业消费税显著增长,同时部分行业税负减轻,形成“有增有减、以增为主”的税收格局,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政策调整背景与范围。2014年,国家相关部门发布政策通知,对成品油消费税进行调整,其中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上调,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同步上调。该政策在湖南涉及多家生产企业,涵盖成品油、摩托车、酒精、汽车轮胎等多个行业,税收影响呈现“有增有减、以增为主”的特点。 二、成品油生产企业税负变化。2015年,湖南成品油生产企业消费税出现显著增长,主要涉及长岭石化、巴陵石化等两大成品油炼厂。这些企业作为湖南成品油生产的重要主体,其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使得在消费税政策调整后,缴纳的消费税金额有所上升,成为湖南消费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 三、部分行业税负减轻情况。在成品油企业税负增长的同时,湖南摩托车、酒精、汽车轮胎等行业的生产企业税负得到一定程度减轻。这些行业涉及的17户生产企业,通过税收政策调整,税负压力有所缓解,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宽松的资金空间,有助于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四、对地方经济与招商引资的影响。此次消费税调整形成的“有增有减”税收格局,对湖南地方财政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成品油企业消费税的增长为地方财政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领域;部分行业税负减轻则激发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活力,优化了湖南的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为湖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5-08-29
-
三一湖汽邵阳产业园打造专用车制造新高地
作为邵阳市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三一湖汽邵阳产业园经过多年建设,即将全面投入使用。该产业园专注于混凝土搅拌车及专用车底盘生产,是推动当地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核心载体。目前,新厂区已完成主体工程并部分投产,标志着邵阳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一、产业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2009年启动以来,三一湖汽邵阳产业园累计投资达6亿元,建成4万平方米主体厂房,其中2万平方米已投入生产运营。副车架制造、整车装配、检测调试等核心工序陆续迁入新厂区,为全面投产奠定基础。 二、技术升级推动产能提升 新园区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管理系统,重点优化油漆工艺、整装流程及质量检测环节。通过设备迭代和工艺革新,混凝土搅拌车等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一致性显著提高,为市场拓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现 产业园全面投产后,将带动周边钢材、零部件、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邵阳市政府同步规划了专用车产业集聚区,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从原材料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四、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该项目的落地不仅填补了邵阳在高端专用车制造领域的空白,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据估算,全面投产后年产值有望突破数十亿元,成为湘中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新增长极。 目前,产业园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设备调试和人员培训,预计年内实现全线投产。这一里程碑将进一步提升三一集团在工程机械领域的竞争力,同时为邵阳工业转型升级提供示范样本。
2025-08-29
-
宁乡经开区以亩产效益引领产业升级新路径
作为湖南重要的工业经济增长极,宁乡经开区近年来通过精准招商引资和产业链优化,持续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园区以“亩产论英雄”为核心理念,聚焦智能制造与科技创新,构建起实体经济与资本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中部地区产业转型提供了示范样本。 一、产业能级跃升实现千亿跨越 宁乡经开区在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后,将发展重心转向质量效益提升。通过实施产业链“强基工程”,重点培育智能家电、新材料、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并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园区建立项目准入评估机制,对土地利用率、税收贡献等指标实行动态考核,推动低效产能有序退出。 二、重大项目攻坚构筑发展引擎 围绕“3+1”优势产业链,园区启动“841”攻坚行动,建立重大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在智能装备领域引进核心零部件企业形成集群效应,食品产业依托冷链物流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科技创新方面建成省级研发平台,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转化。 三、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宁乡经开区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审批模式,将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限压缩。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针对外资企业设立跨境投资绿色通道。通过供应链金融试点,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相关经验获省级层面推广。 四、开放型经济拓展发展空间 园区加速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开通中欧班列特色产品专列,推动工程机械等产品出海。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吸引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区域总部入驻。与周边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模式,实现产业链跨区域协同。 五、绿色转型提升可持续发展力 实施循环化改造示范工程,建成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全覆盖。建立碳排放监测平台,引导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降低能耗,单位GDP能耗指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当前,宁乡经开区正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通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持续巩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地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08-29
-
聂市镇黑茶产业升级项目吸引全球资本关注
随着绿色农业投资热潮的兴起,聂市镇凭借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和成熟的产业链,正成为国内外资本关注的焦点。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作为当地龙头企业,计划通过独资、合资或合作方式推进2000万美元的黑茶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该项目依托现有土地资源,聚焦青砖、茯砖茶等边销茶品类,年产能达500吨,产品远销俄罗斯及国内西北地区,为区域农业经济注入新动能。 一、黑茶产业的市场潜力与政策支持 近年来,黑茶因其独特的健康属性和收藏价值,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以聂市镇为核心的湘北茶区,被列入省级农产品加工重点产业集群。地方政府出台专项政策,对茶叶深加工、技术升级及出口贸易给予税收优惠和补贴,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全产业链开发。 二、项目核心优势与产业基础 聂市镇拥有逾百年黑茶生产历史,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优质茶树种植。永巨茶业作为边销茶定点企业,其传统发酵工艺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需新增用地,可直接利用现有厂房升级自动化生产线,降低投资风险。目前,企业产品已通过欧盟有机认证,为进入高端市场奠定基础。 三、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方向 项目计划引入智能化萎凋、压制成型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标准化水平。同时,研发即饮型黑茶饮品、茶多酚提取物等衍生产品,延长价值链。科研机构数据显示,黑茶中的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相关健康产品研发成为行业新趋势。 四、国内外市场拓展策略 在国内市场,项目将巩固青海、新疆等传统销区,并开发长三角、珠三角等新兴消费群体。国际市场方面,依托中欧班列物流优势,扩大对俄罗斯、中亚的出口份额。2023年,黑茶类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7%,成为农产品外贸的新增长点。 五、可持续发展与社会效益 项目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5000亩茶园标准化种植,预计可增加当地就业岗位200个。生态层面,通过茶渣回收制作有机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聂市镇拟配套建设茶文化博览园,推动茶旅融合,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
2025-08-29
-
黄桑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启动招商引资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近日启动黄桑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计划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吸引5600万美元投资,重点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及文化体验设施建设。该项目将打造集生态保护、民俗文化展示、户外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助力区域经济绿色发展。 一、项目规划与核心内容 黄桑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绥宁县境内,依托原始森林资源,规划建设景区间连接公路36公里、游步道30公里,同步推进卫生、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升级。文化板块包括民俗文化博物馆、影视拍摄基地及四八姑娘节主题园,突出苗族传统文化特色;休闲板块涵盖户外拓展中心、原始狩猎中心等体验式业态。 二、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项目严格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建设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与低干扰施工技术,确保原始森林植被与生物多样性不受破坏。规划明确划定核心保护区与游览区边界,并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管控游客流量。 三、产业融合与经济效益 通过“旅游+文化+体育”多业态融合,项目预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产业链发展。分析显示,项目建成后可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并提升绥宁县在湘西南旅游格局中的竞争力。 四、政策支持与实施进展 绥宁县已将该项目纳入重点招商引资清单,提供土地、税收等配套政策。2023年以来,已完成前期勘测与部分道路基础施工,文化场馆设计已通过专家评审。 五、市场定位与前景展望 项目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中高端旅游市场,主打“生态+民俗”差异化品牌。业内评估认为,其建成后将填补湘西南地区综合性生态度假产品的空白,成为区域旅游新标杆。
2025-08-29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